骑射者,胡之长技也。童稚即宿于骈马之槽,及稍长,则令上马,引弓而射鼠兔之类。中国固不能及也。
古代中国的普通居民,大多是勤勤恳恳的农民。如果叫他们春种秋收,播麦刈稻,自然是信手拈来的。然而摆弄锄耰棘矜的手,迫于种种,有时难免也要操练钩戟长铩。在商周之际,常备的部队不多,农民在战时要被征召为步卒,跟随由贵族士兵所组成的车阵出战。如果是争霸、兼并的战争,兵对兵将对将,自不待言。对南方战争技术落后的野蛮半开化民族作战,就更加容易了。只有盘踞在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中国诸夏面对的主要外部威胁。
火药以及它所派生的火器击溃了骑士阶级,造纸术和印刷术撬动了教士阶级的压迫。这是世人所皆知的,中国物事的西洋之用。然而早在那一千年前,弩(或着由洋人叫法,叫十字弓)和马镫就已经让世界各地的人感受到了中国制造的巨大威力。这种威力长二三十厘米,速度飞快,能瞬间穿透皮肉筋骨。
中国的士兵大多是步卒,就算有少量的战车,其机动能力也不如胡人的骑兵。而且,中国的步弓手,本身面对胡人的骑射手也没有优势。因为中国的弓箭手往往是后天在征召入伍之后,才慢慢在军阵之中培养而成的。这样一来,有一种非常迫切的需求就产生了,就是发明一种器具,凭借外力来使中原军队的远程攻击手段与胡人的之间的差距渐渐缩小而趋于弥合。于是,中国人就发明了弩——这样一种与弓类似的远程攻击武器。把一个普通人培养成娴熟的弓箭手往往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但是把一个人培养成一个弩手,他所用的时间和资材都要更少。弩箭的威力很大,同时射击间隔要更长,需要重新上弦。但是,它的瞄准对于精度的技术要求,并不像弓箭那样苛刻,往往可以通过数量上的优势来弥补精度上的不足,尤其利于据守高墙坚城的防御作战。
马镫也是差不多相同的道理。胡人鞍马娴熟,夏人弗如。于是在中国,早期的利于上马的单侧的蹬绳渐渐发展成为双侧的金属制马镫。马镫的出现大大推动马战的发展。从此以后,在马上使用戟戈、枪矛成为可能。马上使用骑枪作战,正是欧洲骑士阶级的特技。三国时代的浪漫传说也正是弩箭与马镫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