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在学校学历史的时候,我不喜欢模块化的分单元的教科书。当然了,我挺理解的,教科书嘛,要考虑教授的需要和学生们的接受和理解的程度。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学习者来说,的确他们只需要记得一些史实,接受它传达出的历史观点和观念,在一张纸上填满所有格子。
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时最缺乏它本应具有的吸引力。它是一门学科,是对过去的总述、编辑和猜测,是“今日”的基础。历史具有趋势。
作为官方编纂的教材,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都还比较良心。它的精华往往在正文之前,导读,序言,单元的切割,等等。它介绍了历史的趋势。虽然在大多数时间里,它把历史的趋势解读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类的简单短语。这其实是它的影响的一面,并非它的本体。历史的本来趋势当然是趋向“今日”。
虽然我对教科书有些不满。想自己写出些写明白些突然觉得确实是一件难事,不过好在我不需要教给别人,尽可以委婉些。今日所存在的大多是过去的趋势的产物,也就是历史的产物。未来将会存在的是眼下的趋势的可能产物。趋势不是必然的。如果说人类历史的趋势是肯定的,这不太现实。马克思的时代尚且没有毒气、原子弹和种族灭绝(说起来这都是他的同胞发明的)。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人类历史的趋势不仅不是必然的,甚至会完全地永远终结。如果将它分门别类地细化,大多数存在过的族群的历史已经结束了。
远古时候,种植者从采集者中分化出来。它俩并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食物采集者和种植者很难说有什么高下之分。如果当时的哲学家能够分析这个问题,恐怕大多不敢断言。几千年后,我们才搞得清楚,采集的手段是落后的,在它的基础上不可能发展出更高阶段的文明。我们的文明,我们祖先的文明,是在种植的基础上才建立起来的。所以在那一段时间的历史中,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区域中,趋势是由采集发展为种植。
这种趋势实现的过程倒是充斥着“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意味。如果将两类人群做对比,历史的趋势的确是这样的。而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对趋势的响应程度的区别很可能不会导致不同的后果。因为这种趋势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也是庞大的对象,一个普通人对它来说太微不足道了。当然了,从采集到种植的趋势的实现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漫长的一个趋势,也是最重要的。它彻底覆灭了一类族群。而今日的社会的趋势,往往更加迅速更加强力,其中的一些长期趋势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也是明显又深层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我们处于历史的趋势当中,想要透析它而往往不可得。纯以生产力指标来评判,又容易被一时一地的局限所困。它半遮半掩,就像是织布里的一条纬线,时隐时现。有时这个趋势突然显现得清楚,但是人们即便明白,也很难做什么来改变。历史的趋势我不觉得是具有温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