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战争的主体,这话是古今适用的——马克思主义尤其赞成。我总看到一种说法,拿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举例,说日本人民是无辜的,甚至也同中国人一样,属于受害者。
我向来不太喜欢人民这个词,尤其不喜欢它出现在严肃的讨论中。因为这个词太难界定范围,还有一些民粹主义的加成,总像是在和稀泥。
不过在这一种语境中还是可以理解的。谈到“日本人民”,少不得从日本人中排除天皇、军部、军人内阁、大政翼赞会、军国主义者,说不定还要刨出大多数右派,和民间好战分子。这样一来,总归剩下的都是“日本人民”了吧?
那不妨就看这些平凡普通的日本民众,“无辜”并且“受害”的日本人民。
我小时候买了一套二十多本的名人传记,里面关于松下幸之助与松下公司的一段话让我当时十分不解。大意是,在军部的命令下,松下幸之助不得不开始研发生产军用飞机,以应对国内制造业产能不足和步步紧逼的战争态势。
当时看到这话,我内心的震撼和迷惑是相当强烈的。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松下公司是生产小型商品的公司:收音机和台灯之类。我从没想过这样一家公司会和战争联系起来。后来我又知道,虽然松下公司的战机到日本投降也没有投入战场,但是它仍然为日本其他战机生产了不计其数的无线电设备。这样一个民用公司,最终也参与到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去了。
今天的战争与古代不同。古代的战争,往往凭借庙算和猛将取胜,与民众往往是脱离的;今天的战争,往往是两个民族的战争,即所谓的人民战争,或总体战。
战争的双方是对等的,至少是形式上对等的。如果是中日战争一方的主体是中国人民,那另一方势必不会是“日本法西斯”,而是日本人民。
当然,将日本民众与法西斯区分是有现实的利益考量的,就如将天皇与法西斯分割一样。
这里摘录鲁登道夫《总体战》中的三个观点:
一、现代战争是全民族战争
二、总体战的基础是民族精神的团结一致
三、战争中的国民经济实行军事化
如此可以对以上内容做一下总结了。
不只是日本,德国更甚。日本还有一个专政政府脱离民意的幌子来打,希特勒可是合法选举上台的。虽然现在对他当选的合法性有了不少质疑,但我看当时大家还是很开心的嘛。
不过可以说得上是无辜甚至受害的参战国民众的确是有的,那就是一战时的沙皇俄国。民众反战的呼声之高涨不是日本和德国可以比拟的。为了退出战争,只好借沙皇一家的人头一用了。相比来说,日本人既没有枪毙天皇,德国人也没有推翻大独裁者——倒是意大利人的确吊死了墨索里尼呢。